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服务新闻
COMPANY NEWS

北海绩迅:设备管理有新招!
客户概述
伴随着工业4.0的步伐加快,制造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设备已成为企业设备转变的重要方向,数字化信息化趋势明显。新的设备转变带来新的管理难题,可以说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设备寿命和产能效率,更决定了车间运行是否流畅,因此设备运行环节的降本提效、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绩迅”)是一家集再生开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再生电子设备制造商,旗下自有品牌中墨盒、硒鼓等打印机耗材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绩迅成立短短六年迅速成长为再制造墨盒行业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的领头企业。一个品牌的崛起,百经商海锤炼,却独秀品牌之林,背后必定离不开自身技术锤炼和信息化的指引。
业务痛点
走进绩迅的车间,全自动生产设备正有条不紊地吞吐货物,运行监控显示这条产线正稳定运作中。设备自动化是绩迅车间的显著标志,也是绩迅实现智能制造转型的起点。然而随着绩迅设备自动化水平提升、设备数量增加,如何把设备“管好、管精、管细”却成为一个难题。
01 管理效率低。设备种类多、数量多、区域多,人为管理盘点慢、难免出错。
02 车间层和技术层缺乏响应机制,部门间存在“信息孤岛”。往往车间发现设备损坏通知技术层后,技术层响应速度慢,耽误维修及后续生产。
03 维修风险难降低。自动化设备维修成本高,日常缺少预防保养体系容易使设备负荷损坏,而停机维修会造成生产停线耽误订单完成,降低客户满意度,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04 设备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被“三座难题大山”围困:故障难预防,原因难总结,技术人员难以督促考核。
05 缺少数据支撑形成总结预防机制。设备坏了就修,修了又坏,维修费用居高不下,设备寿命缩短。
解决方案
基于对东信达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认同,绩迅与东信达达成合作,于2020年3月成功上线了包含内部设备的保养、报修、维修、点检、盘点等功能在内的智企设备管理系统。
1、形成台账,落实到人
上线智企设备管理系统后,绩迅设备管理工作被大大规范。譬如之前设备借用未还的情况,现在系统能根据每个车间原始设备数量和盘点后实际数量差异出具差异报表,并由盘点人员直接确定是否要将设备退还,盘点、管理工作变得简单高效。更重要的是,在操作上严格规范、确保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人员管理上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操作、维护、使用产生的信息可汇集成台账,以供编制完善的现场工作规范,管理的准确度和力度大大提升。
2、响应迅速,成效凸显
项目上线后,绩迅车间工作人员感受最深的是技术部响应时间明显缩短了。某设备出现故障时,车间人员只需用手机APP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下单报修,技术部的维修人员就能收到消息并响应,相当于敲碎业务部与技术部间的“部门墙”,让整个过程变得更高效。
3、流程规范,管理有序
对绩迅的管理人员来说,能明显感受到设备管理流程规范、有序起来。
4、主动预防,减少故障
设备原始数据作为总结、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能够帮助车间人员及管理层找出设备损坏原因,完善设备故障分析报告,改进生产方式,最终降低设备故障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上线运行,绩迅车间设备维修响应速度大大提高、设备故障率降低39%,因设备损坏造成的生产线停工率减少63%、设备管理准确率高达100%。上千台设备的精准管理,确保了生产流程的顺畅执行,为绩迅智能工厂转型打下数字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