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服务新闻
COMPANY NEWS

信息化建设,提升人才能力是关键!
信息化仍是必要的
中国走信息化道路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管理成效却非常显著,很多企业借助信息化实现了无纸化、扁平化、灵活化的组织管理,重新整合企业资源。相对而言,目前企业实施ERP等信息化系统的比例较高,但仍然存在许多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因素。缺乏信息化人才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东信达在制造企业的调研实施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的信息化人才现状不容乐观,企业技术力量薄弱。除信息人才缺口大外,中小规模制造企业在薪资方面缺少竞争力也是原因之一,兼具行业知识与IT技术能力的人才往往会选择薪资水平更高的大型企业,这导致这些企业的信息化更“雪上加霜”。
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育存在问题?
一、信息化人才缺口大。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国家信息化研究水平报告》中指出:“ 信息化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人才培养是重点。
据不完全统计,有74.9 % 的企业已把“信息化人才培训”列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
三、人才与需求匹配不足。
企业实质上需要的是掌握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但很多技术人才信息技术单一、缺乏行业知识背景,因而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四、企业信息培养模式和方法存在问题。
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没有与企业后续应用需求深入结合、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没有被关注到、实际问题也没有被找出解决,导致培训沦为“走过场”工具。
角色不同,信息化定位不同
企业中层级与角色不同,需要掌握的信息化知识、能力也不同。
“一把手”:企业老板或高层管理。起到中心枢纽作用,将企业目标和信息化目标协调起来。
“主管”:生产主管、仓库主管、财务主管、设计主管、计划主管等。负责本部门关键业务梳理,协调所有成员参与到信息化实践。
“系统维护员”:负责监督实施信息化项目、维护信息化系统的运行。
“关键用户”:是信息化的主要推进者和使用者。
企业信息化长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不同企业角色紧密配合,综合控制,根据角色不同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及范围。
用信息化手段固化管理流程
由于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流失率高,人事变动引发管理质量变动,折射出的是企业信息化过于依赖个体能力,一旦人员流失便导致信息化管理执行力不足,或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打破这一困境的方法是用信息化手段“固化流程”。比起以“个人能力”为中心建立管理体系,我们更倡导以流程为中心。流程是关于效率的最优设计,员工按要求投入结构化流程,而流程指向客户需求,即使替换了流程中的角色,管理效率也不会因此大打折扣。
信息系统由分散到集成
很多企业已实现了部分信息化,如上线了进销存系统、财务系统、MRP运算系统等,但每个管理系统之间独立工作,数据和信息得不到共享,造成数据冗余、管理质量水平不高。
这是企业管理集成程度不足的表现。企业迫切需要将现有系统有机整合集成,形成一套适应管理需求、助力管理提升的信息系统。
您的企业中是否存在这些问题?
